找回密码
 欢迎加入盖氏论坛
搜索
查看: 7145|回复: 0

【转帖】遭遇大不相同的明朝宦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1 12: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宦官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英文中的“宦官”一词是由希腊语“守护床铺的人”而来,由此也可知宦官的作用。
  从甲骨文考证,中国古代对宦官的使用在殷商时代已出现了,宦官制度却是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宦官由少府管辖。几乎在历代的皇宫之中,都有非常严重的淫乱丑闻。秦国嫪毐冒充宦官入宫,受太后宠幸,权势显赫,封为长信侯,后来还生了两个儿子。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勾结丞相李斯,篡诏改立胡亥为帝,直接导致了秦朝二世而亡。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鉴于秦亡教训,间用文士充中常侍,以抑制宦官势力。当时的人将处宫刑的地方称为“蚕室”。处宫刑可以用来代替死罪,司马迁便是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判了死罪,之后用宫刑代替。西汉前中期,宦官受到有效的抑制,没有形成大的势力。西汉元帝以后,宦官势力复萌。从东汉开始,侍从皇帝的中常侍专由宦官充任。他们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左右着皇帝的视听,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局。加上其时外戚势大,皇帝想利用宦官牵制外戚,但结果却往往造成了宦官专政的局面。
  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唐朝时,宦官由内侍省、掖廷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管理,掌管宫内的簿册、门卫、病丧、仓库供应等事项。各局长官称令或丞。唐太宗时,对宦官限制较严格,规定内侍省宦官最高官阶为三品,数额亦有限制。唐太宗死后,制度渐弛。唐中宗时,宦官总数增至三千多名,被授七品以上者多达千人。唐玄宗时,因为唐玄宗看重宦官,当时一大批宦官因此而身居高位,仅四、五品者就在千人以上,授予三品左(右)监门将军衔者大有人在。当上将军的宦官,权力比节度使还大,得到的赏赐礼品动不动就以千万计。安史之乱后,宦官势力更加膨胀,有的甚至封王爵,位列三公。部分宦官还染指军权。唐肃宗时,设观军容使,专以宦官中的掌权者充任,作为监视出征将帅的最高军职。从唐德宗一朝开始,宦官掌握了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兵的兵权。军中的护军中尉、中护军等要职均由宦官担任。因军政大权被宦官集团把持,不仅文武百官出于其下,甚至连皇帝的废立也由他们决定。在唐宪宗到唐昭宗期间登基的九个皇帝中有七个是由宦官所拥立,两个被他们所杀。宦官专政成为中、晚唐的一大痼疾。
  宋朝时期也设有内侍省,由宦官主管,但宋朝宦官干政的现象不如外戚专权严重。
  元朝和清朝基本没有出现宦官专权,这两个朝代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元朝鄙视汉人,对汉族文化吸收得很少,皇宫中大多使用功臣贵族子弟侍卫,宦官数量很少,地位更是卑微,所以元朝基本没有宦官之祸。而清朝吸取明朝宦官祸国害民的教训,对宦官的管理相当严格的。终清一朝,宦官没有染指国家政务。
  唯独在明朝,宦官干政达到了顶峰。自明成祖一朝开始,宦官逐渐得势,一直到明思宗缢死煤山明朝灭亡,两百多年来,宦官都活跃在明朝的政治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荒诞剧。因此有史学家称明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
  明朝建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考虑到历史上东汉之末和晚唐时期宦官专权引起国家动乱的前车之鉴,决定严格限制宦官,谕吏部曰:“朕观周礼,阉寺不及百人。然后世竟有增至数千者,因重用而致生乱。内臣但备使令,毋多人,古来若辈擅权,可为鉴戒。驭之之道,当使之畏法,勿令有功,有功则骄恣矣。”意思是说,太监在宫廷中是少不了的,但只能做奴隶使唤,打扫跑腿,认输不可过多,也不可以做心腹。驾驭的办法,要让太监们守法,守法就做不了坏事;不要让太监有功劳,一有功劳就难以管束了。朱元璋立下规矩,凡是内臣不许读书识字,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许穿外朝官员的服装,作内廷官品级不许超过四品,每月领一石米,吃饭穿衣公家管。并且,外朝各衙门不许与内官之间有公文来往。又铸铁牌立在宫门,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自古以来,对宦官之禁,未有如太祖朱元璋之周备。洪武六年(1373年)十一月,太祖朱元璋特命延臣考究前代纠劾内官的办法。礼部议置内正司,设司正、司副各一人,专门纠察宦官失仪及不法的行为。据《明会要·职官十一》引《明政统宗》载,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有一名宦官自恃在宫中呆得事件久,偶而言及政事。被揭发后,当即被太祖朱元璋斥遣归还乡里,并令终身不得叙用。当时还有个叫杜安道的御用监,以镊工侍太祖朱元璋数十年。因为长年在最高决策者身边,杜安道知道许多机密计议,但他个性慎密,严遵太祖朱元璋的禁令,在诸大臣面前仅一揖而退,从不开口说话,以免泄漏机密。太祖朱元璋因此对他很是宠爱,但也没有给予更多优遇。后来杜安道迁出为光禄寺卿。事见《明史·卷三百零四·宦官一》。
  洪武末,太祖朱元璋重新整顿宦官机构,定十二监及各司局,并制定宦官的品秩和待遇。宦官的事务由吏部管理。十分可惜的是,尽管太祖朱元璋采取了种种有力措施,他的子孙后代却并没有很好的遵守。尤其可笑的是,他立下不许宦官干政的铁牌,是希望后世子孙遵守,却被英宗朝司礼监宦官王振大胆毁去。
  明惠帝朱允炆嗣位后,尽革太祖朱元璋时的虐政,一时臣民欢悦。却对宦官的管制更为严格,“御内臣益严,诏出外稍不法,许有司械闻”(《明史·卷三百零四·宦官一》)。就是说惠帝朱允炆对宦官的管束和控制比他的祖父太祖朱元璋还要严厉。
  明成祖朱棣初登基时,也警惕宦官擅权,曾说:“联一遵太祖训,无御宝文书,即一军一民,中官不得擅调发。”(《明史·卷七十四·职官志三》)当时有个宦官私自调用应天府工匠为其服役。事发后,成祖朱棣立即诏命锦衣卫逮其治罪。但事隔不久,这些禁令全部被破坏了。
  靖难之役时,许多宦官因为惠帝朱允炆对待内臣太过苛严,左右内侍常常因小过而被诛杀。宦官们心里都怨恨不已,或与燕王暗通消息,或干脆跑到燕王朱棣军中,向他报告朝庭的虚实。燕王朱棣得知南京空虚后,才敢孤注一掷,长驱金陵。朱棣身边的一些宦官还拼杀疆场,多有战功。朱棣认为这些宦官忠于自己,慢慢便重用起他们来,太祖朱元璋辛辛苦苦建立的铁牌制度被打破了。之后,在明朝的内政、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宦官在起着重要作用。
  成祖朱棣即位后第一年(1403年),就派宦官李兴出使暹罗(今泰国,有名猫叫暹罗猫,就是因为原产于泰国),这是宦官开始涉足外交。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成祖朱棣连续派宦官郑和率兵二万,大规模出使南洋和印度洋一带,开了明朝宦官带兵的先例。永乐八年(1410年),成祖朱棣派宦官王安监都督谭青等军,又派宦官马靖巡视甘肃,开了宦官监军、巡视的先例。明朝征服安南后,镇守安南的也是著名宦官马骐。
  成祖朱棣还改变了洪武时由吏部管理宦官的旧制,让宦官第一衙门司礼监来管理宦官事务,将宦官的管理权转归内廷后,宦官的活动就更加方便了。成祖朱棣重用司礼监宦官,授予其“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官民隘事”等大权,使其与内阁的权势相抗衡。迁都北京以后,在东安门外设立“东厂”,专门用来刺探大臣和百姓当中有没有谋反嫌疑的人。成祖朱棣怕外面的大臣靠不住,所以让亲信太监做东厂的提督,地位在锦衣卫之上。
  在中国制度史上,东厂的设立是个重大事件。东厂侦事的小头目称为“档头”,下面管着七、八个番子(相当于“干事”的叫法)。一些地痞流氓经常送情报给档头,叫作“起档”。档头给他们赏钱,叫作“买起数”。为了证实情报,档头领着番子前去侦察,称“打桩”。有时候对所谓的嫌犯先毒打一顿,受贿满足后再放人,称为“干榨酒”。每月的月初,东厂的数百宦官抽签决定谁去哪个官府衙门。东厂宦官在各官府和城门侦察称为“坐记”。当会审大狱或锦衣卫拷问重要犯人时,东厂宦官在边上旁听,称为“听记”。宦官将情报报告给东厂头目,称“打事件”。因为宦官更接近皇帝,不用像锦衣卫那样具疏报告,打来事件后,即使是深夜,东厂头目也能马上直接报告给皇帝。“事无大小,天子皆得闻之”。这样,从永乐一朝开始,宦官的权力渐渐大起来,太监开始参政,并逐渐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也是明朝宦官专政的祸根。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太祖朱元璋原来不允许宦官读书写字,从根源上防止宦官乱政。到了成祖一朝,“听选教官入内教习之”(《明通鉴·卷十九》)。从永乐一朝开始,宦官就已经开始初通文墨了。
  成祖朱棣开此先例后,他的后世子孙争相效仿。洪熙元年(1425年),成祖朱棣的儿子仁宗朱高炽派遣宦官郑和领下番官军守备南京。从此以后,宦官领兵之例便相沿不革。同时,仁宗朱高炽又派宦官王安镇守甘肃,于是,各省镇皆相继派宦官为镇守。
  宣德四年(1429年),成祖朱棣的孙子宣宗朱瞻基特于宫中设内书堂,命大学士陈山专教小宦官读书。从此,太祖朱元璋不许换广读书识字之制便被正式废除了。宣宗朱瞻基这样做的目的,也有其历史发展背景。
  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基本上保留了祖父成祖朱棣原来的政府结构,但也作了某些变动,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突出了内阁的作用和宦官开始参与行政。从宣宗一朝开始,内阁开始行使更大的行政和审议实权,其根源在于宣宗朱瞻基创造了一套“票拟”程序。票拟又称拟票、票旨、条旨,指内阁对章奏所拟的批答。各部本章文书由通政司汇总,送会极门,交内书房收录,皇帝认为不便批示的留中,凡要批示的送内阁拟票——即内阁将所拟批答之辞用小票墨书,贴于奏章之上,再进呈皇帝批红。宣宗朱瞻基一般会采纳内阁的建议,并将诏令分送给主管的部门去执行。这样,内阁就成为了皇帝和六部之间的桥梁,控制了决策权。内阁成员这时可以不与主管的部商议就直接提出建议,每当皇帝没有异议时,这些建议就自动生效。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使行政的效率大为增加,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间接促进了宦官势力的崛起。
  对于皇帝来说,在这一套票拟程序中,他仍然是最后的决策者,有大量的奏章要处理。宣宗朱瞻基认为宦官忠诚,能够保守机密,于是开始让宦官读书,受到所谓的正规教育,以能够协助他处理文书和奏章。这种情况逐渐演变为皇帝批阅奏章,也交给司礼监宦官代笔。
  按照票拟的程序,如果内阁大学士们提出的建议为皇帝所采纳,那么宦官并没有任何作用。当皇帝不想简单地采纳大学士们提出的决定,宦官的作用就显得格外关键。这时,皇帝通常会征求司礼监宦官的意见,宦官则会趁机提出他们的建议。在这一套程序中,六部是没有机会与皇帝一起讨论和复审宦官的建议的。最糟糕的情况是,负责在中间传递文书的宦官还能在皇帝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文书上按他们的意愿做手脚。这无疑给了司礼监宦官空前的机会,为宦官的滥用权力开辟了道路。
  不过,由于宣宗朱瞻基的精明,宦官专权在宣德一朝尚不严重。然而,当某个极端情况发生时,情况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比如当某个皇帝疏忽或是因懒惰而不问政事时,宦官滥用权力的情况变得最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不理政事将导致朝庭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权力体系也必然出现混乱状态。而从票拟的政治体制看来,司礼监宦官正好高踞在顶点,“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
  此后,宦官权势日张,操持国柄,为祸酷烈,成为导致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盖氏网站 ( 苏ICP备14043903号 )

GMT+8, 2024-11-28 21:43 , Processed in 0.0315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